全球范围内每年约有70万人因耐药菌感染死亡,有研究表明,如果我们无法在2050年前控制现在的情况,到那时,全球每年因耐药导致死亡的人数会上升到一千万。当失去抗生素保护以后,我们面临的灾难将难以预期。
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和不当使用是导致细菌耐药的主要原因,其结果是过去很容易治好的感染现在可能会致人死亡。吃药看似是一个人的事儿,实则关系到每一个地球村的村民。我们在合理使用抗生素方面是否也尽到了自己的责任?头疼脑热、嗓子发炎、感冒发烧时,很多人都想吃点“消炎药”来“杀杀菌”、“顶回去”,这样做真的有效吗?究竟什么才是抗生素的正确打开方式?
比如,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的治疗首先要鉴别是细菌还是病毒感染,因为治疗用药是不一样的。吃不吃抗菌药物应该视情况而定。感冒多为病毒感染,其次为细菌感染。
如果是细菌引起的,又同时伴有发热、咳嗽、咳痰等临床表现,应该使用抗生素控制炎症,再服用一些可以缓解临床症状的药物即可。当然,即使明确是细菌感染,医生也应该通过相应的检查,明确是哪种细菌感染、感染程度如何,才能开出合适的抗菌药处方。
但如果是病毒感染,而抗菌药物对病毒无效,除对症治疗外无需加用抗生素,随意使用不仅不能缓解症状,还可能增加不良反应、诱导细菌耐药,更严重是抗生素的滥用导致耐药细菌的形成,使以后病人的治疗更困难,导致众多耐药细菌感染的疾病无药可治。因此千万不能随便要求医生应用抗生素,那是害人害已。而白细胞计数、CRP等这些常用化验指标及患者的临床表现,是医师决定是否应用抗生素的重要依据。
但有时候感冒也会出现病毒和细菌的混合感染。若出现流黄浓鼻涕、咳黄浓痰、发热等细菌感染的迹象时,应及时就诊。而一旦明确病情需要使用抗菌药物,则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。
如果必须服用抗菌药物,如何合理用药?
抗菌药物的使用应遵循合理用药原则:能不用就不用,能少用就不多用,能用窄谱的就不用广谱的,能用低级的就不用高级的,能用一种药解决问题就不联合用药,轻度感染时能口服用药就不用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。
抗菌药物属于处方药,处方药必须由医生开具,一旦开始服药,就应遵循医嘱,切勿随意停药或增减药量,否则会导致血药浓度达不到有效水平,细菌迅速繁殖,导致治疗失败、感染复发和细菌耐药。
正确使用抗菌药应注意几点:
1.遵医嘱使用。
2.保证每天的剂量,并坚持完成整个疗程。
3.对症用药。不要主动要求医生给你开具抗菌药,抗生素对病毒无效,只能用于细菌感染,如果自己不能确定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,请去看医生,医生能够做出正确诊断。对病毒使用抗生素,可能造成细菌耐药,甚至引起不良反应。
冬季是感冒的高发季节,希望大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适当锻炼身体,做好预防工作,您可以通过以上措施帮助减少抗生素耐药的发生。不要小看您的用药行为,从广义来说这关乎每一个人,今天采取行动,合理、健康、安全地使用抗菌药物,未来才不至于走入绝境,才能有药可用。